AI可以怎么帮我
这个AI怪怪的
AI懂得很多,但是这个不懂的也很多,有时候聪明、有时候蠢,有时候莫名其妙的奏效,这是我们的主观感受,而这种感受从何而来,可以从我知道和AI知道说起。
所谓我知道,AI知道是使用者的主观感受,下面我会使用 T'和 F',来代表认知和实际是否相符。T'和相符、F'是不相符,而不知道却是十分简单,毕竟主观遗忘,事后想起的这种事件,在当时和不知道是一个意思。你可能会疑问为什么AI没有 T'和 F'这要从,AIGC是怎么来的说起,AIGC本身阅读了大量的人类文献,所以我们可以简单的任务他是我们的另一个脑子,比较神奇的是,AIGC目前疑似出现了 智慧(读书百遍其义自见?),这一个就是区别旧有AI的不同特点。
| Human | AI | 结果 | |
|---|---|---|---|
| 1 | T' | T | AI拥有我部分智慧 |
| 2 | F' | T | AI和想的不一样,我要看看 |
| 3 | F | T | AI好像有点道理,我去试试 |
| 4 | T' | F | AI太蠢了,明显是错的 |
| 5 | F' | F | AI好像有点道理,我去试试 |
| 6 | F | F | 无意义,毕竟动作的发起者是人自己 |
AI能做和不能做的
ta可以 信息检索,内容创作,数据分析,决策辅助,解释知识
ta不可以 预测未来,没有真实情感,不能替你做决定,答案不一定完全准确
软件工程中,设计占据主导,产品设计、架构设计、程序设计、测试用例设计、UI设计,这些都是蓝图、我们往往既是设计者也是施工队,如开发:需求理解->架构设计 -> 程序设计 -> 程序开发,又如测试人员 需求理解->用例设计 -> 测试执行(执行用例和输出报告)。
效率杠杆的支点
让我们先回到人是怎么增强自身效率的。君子生非异也,善假于物也,又有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。AI既是物又是人,我们该如何使用?
我们先看一个比较简单例子,从毛笔到墨水笔,我们从蘸墨、蘸水写字到直接拿一会墨水笔就可以写字了,这中间的变化是 集成,它可以帮我一站式完成一些事,而不用研墨、蘸墨兑水什么诸多杂事,这是一种效率的优化。效率杠杆是这样变化的。
我------毛笔-----研墨-----蘸墨水-写字
我-----------------------墨水笔-写字
可以看到杠杆的支点在后移,我们越来越省时省力,那同理我们都会期望使用AI时有如下的变化
我--------AI-------目标
我--------------AI-目标
程序猿们在支点迁移的路上探索了很多,而当前主流的技术有检索增强模型(Retrieval Augmented Generation,RAG)、微调(Fine-tuning)。RAG可以认为是AI读了更多的书知识面更广可能会诱发更多的潜在能力。微调理解为,AI读了新的书而且长脑子了变聪明了。微调可以认为是一个更好的方案,但是微调训练的成本之高,让很多企业都望而却步。
基于上述在使用大模型之前我们有简单的考虑
- 1、大模型有能力完成我的预期
- 2、通过使用RAG后大模型可以预期
如果AI还无法做一些我们想做的事情,我们大概率要等待,如果RAG还能帮我们再进一步,构造一个更好的RAG大概是我们可以做的事情了,这个内容很大并非是一个小工程,我们以后再谈。